青春期留疤危机:激素的“疯狂输出”

青春期是人生中一个充满活力的阶段,身体经历着迅猛的生长发育和剧烈的激素水平变化。许多青少年会发现,在此期间,皮肤似乎变得“更脆弱”了,不仅痘痘频发,而且一旦受伤,似乎也比其他时期更容易留下明显的疤痕,甚至一个小小的痤疮都可能发展成顽固的疤痕。这并非错觉,背后确实有着深刻的生理学原因,其中激素水平,特别是雄激素和生长激素的变化,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。
雄激素(如睾酮)在青春期分泌量显著增加,无论男女都会受到影响。雄激素会刺激皮脂腺分泌大量的皮脂,这是导致痤疮(青春痘)的主要原因。而痤疮本质上是一种毛囊皮脂腺单位的炎症性疾病。严重的炎症性痤疮会深度破坏真皮层,当身体试图修复这些深部损伤时,就容易形成痤疮后疤痕,包括冰锥型、厢车型等凹陷性疤痕,以及少数增生性疤痕。更重要的是,研究表明雄激素本身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伤口愈合过程。它可能通过促进炎症反应和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,来加剧胶原蛋白的沉积,为疤痕形成创造有利条件。
与此同时,青春期也是生长激素(GH) 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-1(IGF-1) 分泌的高峰期。这些激素的核心作用是促进身体组织的生长和代谢,包括皮肤和结缔组织。在伤口愈合中,它们同样发挥着促进作用,刺激细胞(包括成纤维细胞)的增殖和胶原的合成。然而,这种身体性的“建设高潮”状态是一把双刃剑。它虽然能加速伤口的闭合,但也容易导致修复“过度”,即胶原蛋白的产生高出了所需,且排列紊乱,从而更容易形成凸起的增生性疤痕和瘢痕疙瘩。这也是为什么青少年时期进行的手术(如胸部手术)或受到的创伤,其疤痕增生的风险相对较高。
此外,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也可能间接增加留疤风险。青少年活动量大,受伤几率高;对伤口的护理知识可能不足,容易发生感染;对于已有的痤疮,可能会因为不当的挤压而加重炎症和皮肤损伤深度,较大地增加了留疤的可能性。因此,在青春期这个特殊阶段,更需要重视皮肤的护理和保护。对于任何伤口,都应进行妥善的处理;对于痤疮问题,应寻求科学的治疗而非粗暴地挤压,从原因上避免深部炎症的发生;对于已知的疤痕体质者,更应积极主动地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早期的疤痕处理,以平衡旺盛的生长激素可能带来的过度修复趋势。